中新网首页  视频首页  新视野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往期回顾
择城记   编导:孙恒业 邹浩 郑子颜 葛勇   摄像:李硕行 康登淋

【解说】2018年,中国二十多个城市刮起了一股招揽人才的旋风,仅仅半年,天津、南京、成都、武汉、郑州等热门城市,涌入几十万新居民。在短短的几个月中,这些城市新居民,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人生轨迹都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是留守还是迁徙?一度成为很多人的艰难抉择。

【片名】择城记

【字幕】天津 6月19日凌晨3点

【解说】从南京开来的Z366次列车抵达天津火车站,坐了10个小时火车的张雪峰又一次踏上了天津的土地。

【同期】张雪峰

要算从我老家到南京再过来的话,可能一点钟就出发了。 

【解说】为了办理户口,这是他一个月内第三次从南京北上。

【同期】记者

这趟过来觉得能办成吗这事?

【同期】张雪峰

应该可以吧,我都跑了两趟了,所有的手续我都问过了,各种问来问去,应该不至于再办不妥。 

【解说】一个月前,天津发布了“海河英才”政策,放宽了人才的落户条件。虽然符合天津的落户政策,张雪峰还是犹豫再三,毕竟目前生活稳定,如果举家从中国南方城市迁移到人生地不熟的北方城市,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促使他最终下定决心的,是儿子的教育问题。

【同期】张雪峰

天津的那个教育资源是吸引我的一大理由,主要是这附近是京津冀一体化的,觉得这边发展潜力比较大。哪边发展好哪边有潜力就去哪边呗。

【解说】2018 年,天津高考考生有 55000多名,而江苏每年有30多万的高考考生,在张雪峰看来,孩子在天津考上名校的机会显然更大。

【解说】按照办理户口流程,张雪峰提前预约领取了商调函,今天需要去人才市场存档,并办理户籍准迁证。

【字幕】北京 通州区

【解说】李华萍来自河南省周口市,选择在天津落户之前她是当地一所小学的老师,拥有稳定的事业编制。由于丈夫长期在北京工作,孩子则跟着李华萍在老家生活。为了结束长期两地分居,李华萍也想过迁到北京,但是落户门槛太高,无法实现。此次天津的落户政策给他们提供了解决家庭难题的折中方案。慎重考虑后,李华萍放弃了教师工作,选择了离北京最近的天津。

【同期】李华萍

让孩子一定要跟爸爸妈妈在一起,要跟我们在一起。我想让他快乐成长,对于美好的生活还是期待的。

【解说】落完户口之后,李华萍开始找工作,但是连续面试几次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

【同期】李华萍

我现在不知道自己要干嘛了,因为从之前生活状态上脱离出来,忽然不知道以后要去干嘛。我要适应别的别的环境,可能还是对于未知事物的一种恐惧,所以让我的困惑度又增加了。

【字幕】天津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 早上8点30分

【同期】工作人员

所以我提醒您,你要回去补补完以后再过来存。

【同期】张雪峰

我这边不需要了。

【同期】工作人员

不补是吗?

【同期】张雪峰

嗯,不补。

【同期】张雪峰

工资调资表是吗?

【同期】工作人员

对。

【同期】工作人员

在名字上摁个手印。

【同期】工作人员

完事了,交给那个行政中心联审的。

【同期】张雪峰

这些都是是吗?

【同期】工作人员

对,身份证拿好了。

【解说】拿到存档证明后,张雪峰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天津高新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办理完简单的手续后,张雪峰如愿以偿拿到了天津的准迁证,此时已经下午2点。

【同期】记者

你在给谁发? 

【同期】张雪峰

给我媳妇,给我老婆。

【同期】记者

发什么?

【同期】张雪峰

就是准迁拿到了呗。

【同期】张雪峰

告诉他们肯定的,我准备回家了。

【同期】张雪峰

感觉棒极了。

【字幕】北京 通州区

【解说】目前的状况虽然始料未及,但李华萍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从原本的兴奋开始慢慢调整心态,她决定之后多参加几个面试。

【同期】 李华萍

有合适我的工作的话,比如说事业单位或者学校那边招人的话我会去考试的,机会的话要是有的话我肯定会去争取。

【解说】2018年春天,多个城市陆续出台人才新政,不约而同地打出最吸引人的招牌:户口、住房、补贴等。门槛之低、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解说】据媒体报道,2018年第一季度,西安新迁入户籍24.49万人。武汉,大学生创业就业已近10万人,办理大学毕业生落户3.9万人。从2017年8月到2018年1月底,长沙新引进10万余名海内外优秀人才,高校毕业生落户3.2万余人。

【同期】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人事学院院长 杨伟国

总体上我觉得,各个地方有个非常清醒的认识,就是人才甚至是人本身成为一个地区发展增长的一个关键的要素。

【解说】异地奔波、几番周折,落户的艰辛过程是很多申请者共同的经历,而今尘埃落定,新户口,只是他们生活的起点,而远非终点。

【解说】对城市来说,留住人才显然比招揽人才更为重要。而留住人才的关键,并不仅仅是一纸户口,而是当地是否提供了人才发展必备的创业、就业环境。

【同期】中国人力资源发展研究会秘书长 李震

就讲我要把这个人来了以后,我要留得住我要粘住他。那么第一位就是说你有没有一个很好的用人环境,这个用人环境就是你的就业你的创业环的境怎么样。

【解说】2018年南京市推出“宁聚计划”,除了低门槛的落户政策外,还对来南京创业的人才提供住房租赁补贴和创业补贴,这对于在南京创业的高文杰来说是“及时雨”。他的公司提供猎头服务,由于起步不久,资金有限,为节约成本,高文杰租赁了一个共享办公位。

【同期】高文杰

在你本科毕业以后每个月有600块钱的住房补助,办公位免租金的,包括说他可能有一些初创公司的代账啊会计这一块的,也是会免去代理费。从企业方面来说会减轻很多的这种不必要的成本,对人才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

【解说】公司创立至今,高文杰的收入由原来的每月五千元提高到现在的每月两、三万元,对于未来的发展他很有信心。

【同期】高文杰

我喜欢南京,我现在的女朋友就在南京地区,明年年底的话会在南京去置办去自己的家,然后另外的话也会考虑和现在的女朋友去结婚。所以还是要多努力去做业务。

【解说】和高文杰一样,计划扎根武汉的李明月看重的也是当地的发展环境。在武汉读了两年研究生,李明月非常看好武汉的就业条件,打算毕业后留在武汉。

【同期】李明月

我自己本身学的这个专业的话,其实去北上广会更好一些,但是武汉的就业环境,我觉得这些几年来是改善了很多,包括我们现在在建设中心城市嘛,它发展非常迅速,我比较看好它的前景。

【解说】城市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如何找到个人的自身成长与城市发展的契合点,成为很多人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虽然当代社会可以实现自由流动,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择一城”往往就意味着要“终一生”。他们的选择背后,是对未来质朴的希望。

【同期】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人事学院院长 杨伟国

(个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必然是推动这个国家、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

【同期】李华萍

然后这段时间注意力就慢慢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因为毕竟还要继续生活。

【同期】李明月

我是希望能够在武汉长久的发展下去,将来能够在这里扎根。

【同期】高文杰

我相信未来肯定是越来越好的。我自己的话想在年底准备存个二三十万。

【同期】张雪峰

尽我所有,或者说折腾吧,能让下一代过得更好。 

《中国新视野》是中国新闻社视频新闻部与北京南海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一档视频栏目。栏目立足中国内容、世界视野、国际表达,运用丰富的视听元素,记录展现行进中的中国,聚焦这个古老国度在新时代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Email:cnstv@chinanews.com.cn

电话:010-88311129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