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陈天竺:《读者》何以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
中新社兰州9月16日电 题:《读者》何以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
——专访读者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陈天竺
作者 闫姣
创刊于中国西北的《读者》杂志,博采中外文化之长,累计发行量超21亿册,读者遍布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亚洲第一期刊”。该杂志在吸取海外文化的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精髓,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讲述,成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40多年来,《读者》何以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新时期又如何转型线上谋全球“粉丝”,让“真善美”遍布更多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读者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陈天竺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创刊于中国西北的《读者》,如何打开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
陈天竺:《读者》(原名《读者文摘》)创刊于1981年,为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率先介绍西方优秀文化和先进科学知识,并选择讲述深刻、生动的经典故事、名人逸事等。这在当时对人们开阔眼界、了解世界十分有益,因此很快引起广大读者兴趣。特别是杂志的“漫画与幽默”,轻松有趣,不同国家、年龄、文化层次的人,看一眼都能从中得到快乐。
编辑部通过读者来信了解到,杂志最开始让读者记住、印象深刻的,很多都是外国作品,如《蠢人的天堂》《一碗清汤荞麦面》。这些文章大多是摘选的,如今编辑还和很多海外作者保持着良好联系和沟通交流。
因杂志名与美国的《读者文摘》相同,双方进行了长达十年的版权之争,这也增强了中国人的版权意识。从某种程度来讲,这也算东西方文化的一种碰撞。
中新社记者:《读者》如何让海外读者看到“真善美”,又如何成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促进更多东西方文化交流?
陈天竺:《读者》以弘扬人性中的真善美为切入点,以精选和分享好故事为呈现方式。好故事如同“世界语”,具有穿透人性的力量,而人性没有国界,最能直击人心,最容易让海内外读者产生共鸣。
20世纪80年代后期,杂志顺应时代,适时增加了弘扬中华文明和爱国主义的内容,精选编发了大量中外优秀作品,刊登更多国内文章。这一点从杂志不同时期的宣传语中也可以看出,从最初的“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演变为如今的“在这里,感受中华风度”,突显文化自信。
杂志的基本文化立场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兼容并蓄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现在,《读者》更加注重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如讲述古今优良家风家训的传承,及其对中华民族文明建设带来的影响。
创刊至今的41年间,杂志共出刊760多期,刊发海内外各类文章近5万篇。这些真善美主题的故事,陪伴了几代读者成长,或抚慰心灵,或涵养情志,或启迪思想,参与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构建,被海内外读者接受和喜爱。
中新社记者:《读者》为何有如此庞大的读者、作者群,它如何发展为“亚洲第一期刊”?
陈天竺:《读者》本身内容可读性强,吸引了广大读者,《读者》(台湾版)至今仍是唯一一本在中国台湾公开发行的大陆刊物。加之与杂志有深厚感情的优秀读者和海外作者,长期不遗余力地推介,让它遍布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发行量超过21亿册,创下了“亚洲第一期刊”的成绩。
比如,加拿大·中国城市友好协会会长魏本忠就是《读者》杂志的忠实读者。多年来,他与读者出版集团合作,在他的校园里建了600个“读者书房”和“读者阅读角”。这样的人在海外有很多。
再如,旅美作家刘荒田,是《读者》的签约作家,他在《读者》上发表过50多篇文章,在多个场合推荐这本杂志。《读者》发行突破20亿册时,他寄语:“有诗,有远方;有世故,有人情;有海角天涯中国人渴盼的文化乡愁;这就是《读者》拥有庞大国外读者群的原因。”
中新社记者:作为联系海内外文化、情感的桥梁和纽带,《读者》如何转型线上谋全球“粉丝”,让书香飘至更多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陈天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读者》杂志。大量海外读者反馈,《读者》作为他们年轻时的一种回忆,希望能持续看到它。打造《读者》(海外版)的初衷,是想让海外华侨华人通过中文,看到他们曾经熟悉的生活,了解中国的发展。《读者》(海外版)是两期《读者》精华内容的整合,加入了更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
然而,真正走向海外的是杂志的主刊。很多人会提到,在国外看到过《读者》。新加坡一些学校将杂志作为学习汉语的范本,部分外籍人士将它作为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启蒙读本。很多留学生出国时都会选择《读者》,作为他们在异国他乡寄托思乡之情的物件。今后不久,“读者小站·欧洲旗舰店”将在西班牙马德里落成,会进一步促进《读者》的传播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
这几年,《读者》杂志在内容建设方面不断强化媒体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新媒体矩阵已基本建成,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拥有上千万粉丝,特色直播活动吸引了数百万人次参加,《读者》读书会等系列活动受到越来越多海外民众的青睐。
多年来,《读者》自觉做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积极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注重讲好中国故事,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向全世界讲述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完)
受访者简介:
陈天竺,毕业于兰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现任读者出版集团读者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编审,深耕出版领域16载,曾任《读者》杂志执行主编,从事编辑出版、品牌运营、产品策划、国际传播领域工作。作为杂志社资深编辑,她深度参与《读者》的成长,熟稔它的“前世今生”。
国内新闻精选:
- 2024年11月18日 15:29:53
- 2024年11月18日 14:10:12
- 2024年11月18日 11:35:10
- 2024年11月18日 11:14:03
- 2024年11月18日 10:48:35
- 2024年11月18日 10:19:56
- 2024年11月18日 10:05:27
- 2024年11月17日 22:19:08
- 2024年11月17日 21:11:56
- 2024年11月17日 18: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