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能源中国
2024年能源中国
第一期
统筹转型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下的产业动能焕新
目前,积极培育新动能、促进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是推动能源行业转型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能源行业如何抓住这一新旧动能交替的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增长?6月20日下午14时,中国新闻社国是直通车在中国新闻社举办“能源中国—统筹转型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下的产业动能焕新”主题活动,10位专家与会展开深入探讨,经验共享。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中国如何找到突破口?
仇保兴:绿色建筑发展有三大趋势
贾康:绿色低碳发展政策需匹配
叶燕斐:金融机构应促进技改融资
发改委专家:统筹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需要转变观念
刘小诗: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有三大主要“堵点”
魏琪嘉: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
2023年能源中国
第二期
绿色发展新范式,引导产业转型与增长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已经开启。如何统筹协调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多项任务,平衡长期目标和短期挑战,成为外界关注焦点。本期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邀请国内外经济、金融、能源等重点行业与产业领域的权威专家,围绕“绿色发展新范式引导产业转型与增长”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共享经验和思考,为政策制定者、行业利益相关方等提供最新的观点参考及智力支持。
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范式,哪些要素发挥关键作用?
邹骥:“新三样”的异军突起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大信号
阿代尔·特纳:中国是电动汽车推广的世界领导者
贺克斌:世界经济将从能源资源依赖型走向能源技术依赖型
李俊峰:能源转型未来具有无限想象空间
刘斌:碳中和背景下,电动汽车带动产业间融合发展
郑仁福:推动储能行业平价“拐点”到来
2023年能源中国
第一期
能源转型再出发:先立后破,稳步推进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踏上新征程的时代号角,能源转型也步入新阶段。当前,经济复苏、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战略和政策日标相互叠加,如何在诸多目标之间统筹协调、在推进落实中安排好衔接次序,成为广为关注的问题。中国新闻社与能源基金会共同发起举办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系列论坛,为能源转型稳步推进建言献策。
能源转型再出发:如何实现先立后破、稳步推进?
能源基金会邹骥:能源转型做好“先立”应有“三立”
杜祥琬院士: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有利于能源体系安全
朱民:2050年中国碳中和累计投资规模预计约180万亿元
张益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减碳不减生产力的重要支柱
中电联刘永东:预计今年电化学储能电站将爆发式增长
银保监会叶燕斐: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有力促进能源转型
2022年能源中国
第二期
瞄准双碳目标,如何解决能源安全问题?
步入“十四五”,处在迈向“双碳”目标关键窗口期的中国,要打造安全、独立、低碳的现代化能源体系,这不仅关系到中国能源转型,也是保障能源安全供应和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点支撑。“双碳”目标指引下,中国该如何寻找一条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有效出路?
能源独立:中国这条“长征路”怎么走?
吴吟:保障能源安全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前提
邹骥:充分保证能源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戴彦徳:中国能源安全有两方面问题需要解决
崔守军:俄乌冲突正在重塑全球能源地缘政治版图
袁家海: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的长治久安之策
王芳:汽车的全面电动化进程已经势不可挡
2022年能源中国
第一期
聚焦稳增长:绿色投资支撑绿色复苏
稳增长是2022年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在充满压力与不确定性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如何保持战略定力,以高质量增长、低碳经济与能源转型为目标,厘清稳增长中的尖锐矛盾?中国新闻社国是论坛与能源基金会举办“能源中国—聚焦稳增长:绿色投资支撑绿色复苏”专题研讨会,邀请各方专家共同探讨。前沿思维碰撞,共谋绿色未来。
百万亿级投资风口打开,这是一个史诗级的新赛道!
助力稳增长 中国百万亿级绿色投资怎么投?
杨伟民:当前应采取一些见效快的措施加力“稳增长”
王汉锋:实现碳中和中国绿色投资需求达到139万亿元
李俊峰:中国能源转型需循序渐进做好五方面工作
江亿:把驱动经济增长的主线从盖房转到低碳的时候到了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制造业面临三个核心趋势
2021年能源中国
第三期
能源中国:坚持双碳战略方向 确保能源体系安全平稳转型
为进一步探讨构建新型低碳电力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1月16日,中国新闻社国是论坛与能源基金会举办了“能源中国—加快构建新型低碳电力系统 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线上论坛,旨在就当下和未来中国煤电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进行深入的分析及探讨。
能源体系安全平稳转型,这些问题很关键!
国际能源署官员:全球化石燃料在电力供应中占比为30年新低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碳达峰需要电力零碳先行
邹骥:西部省份可再生能源发电收益约为8000亿元
专家:抽水蓄能电站是当下满足电力系统调节需求的关键方式
王虓:电网互联互通是能源转型的必由之路
专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提升灵活性和安全性
2021年能源中国
第二期
双碳目标下产业转型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提出了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无疑对中国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意味着产业需要在发展理念、技术结构、发展方式上进行全新的变革。同时,产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迈向可持续未来的重要机遇点上,产业领域需要清晰的洞见和启发。中国新闻社举办“能源中国—双碳目标下产业转型发展的挑战和机遇”专题研讨会,旨在就产业深度低碳化等问题邀请各方专家共同探讨,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思维碰撞。
中国绿色转型与经济增长如何“齐步走”?
刘世锦:绿色技术是中国经济增长前所未有的新来源
邹骥:“双碳”转型重构产业顶层设计有六方面需考量
上海交大副校长:不要一谈到“电力零碳化”就说“弃煤”
中科院王毅:未来10到20年循环经济将进入非常快的增长期
专家:实现碳中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根本
张永伟:推动汽车与能源、交通协同减碳是重大挑战
2021年能源中国
第一期
迈向碳达峰:地方经济转型与能源发展新机遇
“十四五”时期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将发生大的变革,部分省市的达峰目标和行动方案的制定蔚为重要。同时一些重点行业的发展方向调整和达峰规划亟需深入讨论。中国新闻社国是论坛与能源基金会将在中新社举办“能源中国-迈向碳达峰:地方经济转型与能源发展新机遇”专题研讨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碳达峰的关联互动,就达峰目标与路径展开深入跨界探讨,经验共享。
早日实现“双碳目标”中国该怎么做 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邹骥:未来的投资会越来越多地流向自然资本
朱民:碳中和是再造中国经济的巨大机遇
杜祥琬:碳达峰不是“冲高峰” 要防止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冲动
叶燕斐:投资新能源“钱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拿出示范项目
柴麒敏:海南高质量发展需聚焦更多高附加值产业
专家:内蒙古要从煤炭基地转为清洁电力生产基地
2020年能源中国
第三期
加快汽车电动化 构建“十四五”和中长期发展的跨部门协同
本次论坛围绕构建“十四五”和中长期发展的跨部门协同机制,加快汽车电动化探索,聚焦“共同目标、协同推进”“新融合、新市场”两个主题;围绕中国汽车电动化发展建言献策,为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并为中长期零排放汽车成功转型奠定基础。
中新社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召开 聚焦汽车电动化
邹骥:2060年实现碳中和 中国要全力扩大电动车市场规模
王宗龄:截至今年6月底新能源汽车召回84.05万辆,安全问题值得关注
贺克斌:我国新能源汽车规模全球居首 机动车电动化进入关键阶段
专家预计2035年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超1.6亿辆 纯电动逾九成
中国5G建设加速 通信基站对备电电池需求量激增
王仲颖:绿色电力是未来能源系统的核心
2020年能源中国
第二期
中国与世界 全球经济与能源大变局前瞻
结合当下世界发展大变局中的经济和能源变革、中国现代化建设对能源发展的启示、中国构建中长期现代能源体系的要点等重点议程和热点话题进行智慧碰撞。
应对全球能源大变局 中国与世界怎么办?
陈陆军:面对世界动荡变革期要主动拥抱变化挑战
邹骥:自然资本投资、绿色低碳转型或代替房地产等成为未来发展新支柱
刘世锦:中国经济以内循环为主并非对外开放后退
谢国明就中国经济能源变革提三点建议
王信:中国已形成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柱”
尼古拉斯·斯特恩勋爵:非常期待中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