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探访赣苏多地乡村旅游发展:因地制宜 各显神通

分享到:

【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探访赣苏多地乡村旅游发展:因地制宜 各显神通

2022年08月23日 14: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中新网8月23日电 (吴家驹)聆听感人故事、感受千年文化、体验独特民俗、欣赏惊艳美景……当前,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新风尚。近日,记者探访江西和江苏的多个乡村,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为游客带来了各具特色的旅游体验。

红军烈士纪念亭。吴家驹 摄
红军烈士纪念亭。吴家驹 摄

  华屋:深挖红色故事发展乡村旅游

  江西省瑞金市华屋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红军村”,1929至1934年,当时仅有43户的华屋先后有17位青壮年,在种下17棵松树后,决心跟着红军参加革命,最终全部牺牲,留下了慷慨悲壮的故事。

  华屋曾是“十二五”贫困村,而近年来,华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改善了村民的生活。

  在乡村旅游方面,华屋选择深挖红色故事,兴建红军烈士纪念亭、望红台、红军烈士信念林种植基地,“知青之家”、红军烈士林观光便道、5公里后山游步道等设施,把红色教育培训与旅游体验结合在了一起。此外,每年国庆、元宵等佳节,华屋都会举办“乡村旅游节”和“元宵民俗文化节”等。2021年,华屋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黄沙村支部书记华盛介绍,华屋2019年以前实现了旅游产业户均收入2万余元,2019年共吸引游客近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万元,带动周边300多人致富。

改造后的钓源。吴家驹 摄
改造后的钓源。吴家驹 摄

  钓源:融合传统文化打造休闲度假村落

  距江西省吉安市市区十几公里的钓源,是一座独具江南特色的庐陵文化千年古村落,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该村落始建于唐朝末年,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后裔及宗裔聚居地。走进钓源,可以看到明清赣派建筑与郁郁葱葱的古樟树。

  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的兴起,村里原有的服务设施已难以适应新的旅游需求。2021年,吉州区和文旅企业合作,引进在杭州获得成功的项目团队,把钓源改造成了以赣派古建筑为主题的休闲度假村落,将现代旅游和传统文化融合到了一起。

  改造项目总投资5亿元,重点改造了升级景区入口体验区、古村古韵区、古村源流区等板块,建设了樱花长廊荷塘悦色、游泳池、四季花境等打卡景点,布局了咖啡馆、文化创意工坊、创客孵化中心等业态。

  吉州区文广新旅局负责人介绍,改造在保存古村落的基础上,坚持注重项目特色亮点,构筑新型村落式旅游度假目的地,形成了以钓源为核心的大文化旅游集聚区。

金坪民族乡。吴家驹 摄
金坪民族乡。吴家驹 摄

  金坪:发挥民族民俗特色发展生态旅游 

  位于赣中腹地的吉安市峡江县金坪民族乡,聚居着汉、京、侗、瑶、壮、傣、苗、彝、畲九个民族。

  近年来,金坪依托优良生态及民族民俗特色,推进农旅结合和文旅结合,投入5000余万元建设特色建筑和景点,完善养生园、特色民宿、民族餐厅、骑行绿道等设施,建设完成民族村寨。如今,不同民族的木屋展示着不同民族的文化风采。此外,金坪还高质量打造了蝴蝶泉野奢宿营基地,形成了“农业观光区、民族风情区、休闲度假”三大主题功能园区。

  而对于金坪面临的问题,金坪民族乡党委书记吴伟表示,目前金坪比较缺乏经营性的人才,在运营维护方面也面临着挑战。金坪正尝试通过引进“候鸟型”的人才,通过邀请大学在金坪开展田间课堂等方式,助力金坪发展。

王庆荣奶奶正在制作香包。吴家驹摄
王庆荣奶奶正在制作香包。吴家驹 摄

  马庄:特色香包产业助力旅游发展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的马庄村,则因生态环境的改善而迎来了机遇。

  贾汪区的生态环境曾因煤矿采掘而遭到严重破坏。近年来,贾汪区修复治理煤炭开采留下的采煤塌陷区,先后实施潘安湖等塌陷地治理工程,让百年矿区变成了湖阔景美、绿林成荫、游人如织的生态公园。

  如今的潘安湖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而潘安湖街道的马庄,也因环境的改善和景区的建设而迎来了更多游客。同时,马庄实施民居外立面提升、环村水系景观、公共配套设施提升等工程,还依托旅游发展出了香包制作等多个产业。2019年马庄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走进飘着药草香的马庄村香包文化大院,85多岁的王庆荣奶奶正熟练地做着香包。大院负责人厉慧卿表示,如今村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4万元。现在的马庄,天是蓝的,树是绿的,还有了4A级景区,群众也依靠旅游产业富了起来。

盘扣。吴家驹 摄
盘扣。吴家驹 摄

  紫山:打造非遗艺术高地的特色乡村

  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的紫山村,则是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村庄环绕紫金山而建,临近相传“刘邦拔剑插地,泉水涌出”的拔剑泉和汉王水库,依山傍水,环境优越。

  近年来,汉王镇围绕紫金山自然景观,保留和塑造了特色乡村风土人情,打造了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乡村风貌,同时发展了特色餐饮、民宿、农耕文化、书画收藏等多功能文化体验。

  此外,紫山村还通过引进非遗传承人,增加了村子的魅力。汉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潘文姣表示,希望打造非遗艺术高地作为徐州的特色乡村典范。目前村子已经入驻了30多位不同业态的非遗传承人,其中包括苏北旗袍“盘扣制作技艺”。同时也会通过直播间等形式,帮助产品更好地销售和推广。(完)

【编辑:吴家驹】
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评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