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搬掉“两座山” 山西岢岚解锁乡村振兴“共富密码”

搬掉“两座山” 山西岢岚解锁乡村振兴“共富密码”

2021年12月31日 15:25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搬掉“两座山”山西岢岚解锁乡村振兴“共富密码”
    搬掉“深度贫困”“生态脆弱”这两座大山,山西岢岚解锁乡村振兴“共富密码”。 韦亮 摄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搬掉“两座山” 山西岢岚解锁乡村振兴“共富密码”

  中新网忻州12月31日电 (高瑞峰)岢岚多山,县名因境东北岢岚山而得。当地人戏言,“提到岢岚想到山,‘岢岚’头上就顶着‘两座山’。”

  岢岚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管涔山西北麓,昔日植被稀疏、一度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14年,对贫困户和贫困村“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其时,岢岚2镇10乡202个行政村,贫困村即有116个。近一半村庄散落在山谷沟壑。

  “深度贫困”“生态脆弱”,曾是压在岢岚头上的两座大山。而今,搬掉“深度贫困”“生态脆弱”这两座大山,这个曾经的国贫县,斩断困扰千年的“穷根”,培育产业、擦亮生态底色、注入“人才”动力,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山西岢岚坚持生态增绿与民众增收互促双赢。图为岢岚宋长城。 韦亮 摄
山西岢岚坚持生态增绿与民众增收互促双赢。图为岢岚宋长城。 韦亮 摄

  擦亮乡村振兴生态底色

  多山的岢岚做足“山”的文章。位于岢岚西北部的水峪贯乡,以往,当地多被羊吃掉的山上野生沙棘,如今,则成了致富一方的利器。“这个山里不起眼的小果果,带来的收入很可观。村里常住人口30余户60多人,靠采沙棘,收入大几千元的人家不在少数。”该乡芦子河村沙棘致富带头人吴文俊说。

  近年,经过大面积种植、改造,岢岚人工和野生沙棘林达49万余亩,成功打造出一条“种植沙棘、改善生态、发展生产、民众增收”良性发展的循环产业链条。

  发展沙棘等特色林产业、巩固拓展退耕还林奖补、荒山绿化务工、森林管护就业等,岢岚坚持生态增绿与民众增收互促双赢。

  2021年,岢岚完成生态绿化7.76万亩,沙棘林改造9万亩;退耕还林补助脱贫户889.95万元,人工造林带动1663户脱贫户户均增收3429元,林木经济全年带动相关农户户均增收2300余元。

  “十山九无头”的岢岚擦亮了乡村振兴生态底色。“不出门就能挣着钱,再也不用去外面受罪了。”种地为生的李来兵,父子三人参加造林合作社,一个春季就挣了28200元劳务费。岢岚县普惠造林联合社负责人郝永光介绍,去年,7个合作社整合组建联合社,两年来,造林16478亩,带动205户户均增收12000多元。

乡村振兴新起点上,岢岚阔步共富路。 张云 摄
乡村振兴新起点上,岢岚阔步共富路。 张云 摄

  壮大特色种养产业

  特色养殖、种植是岢岚富民的又一大法宝。其中,柏籽羊和红芸豆声名在外,为岢岚赢得“三晋绒羊第一县”和“中华红芸豆之乡”美誉。

  “十二五”期间,“晋岚绒山羊繁育改良”列为岢岚发展“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2012年投资1.55亿元建设晋岚绒山羊种羊场。经过多年发展,全县羊养殖产业持续壮大。

  “目前,全县绒山羊饲养量65.8万只,存栏绒山羊40多万只,农业人口人均羊产业纯收入达到2400多元。”岢岚县畜牧中心主任张天明介绍,今年7月,该县“十万只肉羊种羊产业”项目正式启动。

  按照“特色种养+产品加工+销售网络”全链条开发思路,岢岚实施“特”“优”战略,持续壮大“晋岚绒山羊”“中华红芸豆”等品牌优势。

  岢岚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崔月平介绍,多年来,全县红芸豆种植稳定在10万亩以上,年均产销量常年维持在15000吨左右,总出口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标准化+品牌销售”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目前,岢岚形成红芸豆品种培育、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全产业链产业化格局。“在红芸豆产业经营、服务环节,已培育4个龙头企业、37个专业合作社、80余家电商及200余名个体经纪人。”崔月平说。

  2021年,岢岚推广特色种植示范园54个、农业托管13.38万亩,培育扶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家。1月至10月,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亿元,同比增长165%。

  致富路上不落一人

  “产业振兴,才能让农民富裕。”岢岚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索晋甲说。前三季度,岢岚农村人口人均收入达到5988元。

  索晋甲介绍,2021年,岢岚统筹整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2.36亿元,其中,县级资金达1.072亿元,位居忻州全市第一;用于产业发展资金1.72亿元,实施产业项目31个。

  同时,出台相关措施,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对象后续权益,防止返贫。索晋甲介绍,针对6个集中安置区2565户6136人搬迁民众,实施后续扶持项目13个1074万元;帮扶2776名搬迁人口就业,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至少1人稳定就业。

  “穷日子熬出来了。”63岁的赵家洼村搬迁户曹六仁说。

  出岢岚县城,西行约7公里,转行5公里左右山路,赵家洼村坐落于大山之中。搬迁前的赵家洼,破败土坯房散布村中,全村1308亩地,25°以上陡坡地就有904亩;全村户籍人口54户11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2户44人。

  “种地勉强维持生活,地薄人穷,靠天吃饭,一年下来手里落不下几个钱。1996年大儿子考上省城的学校,全家怎么也凑不足学费。”曹六仁说。

  2017年9月,赵家洼村整体易地搬迁,挪出“穷窝窝”,奔向新生活。曹六仁说,政府帮安排了工作,土地流转、退耕还林等又多几笔收入。

  赵家洼是岢岚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电影《这一年》真实记录了岢岚百村万户大迁徙这一壮举。“让村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致富路上不落一人。”索晋甲说。

  握好乡村振兴“接力棒”

  “实现乡村振兴,助农持续稳定增收是关键。”岢岚设立领导小组,党政主官任组长,并成立12个专项工作组,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为全县104个村(社区)注入“人才”力量,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目前,岢岚全县104个村(社区)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两委”主干平均年龄从换届前的50岁降至41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从换届前的62%提高至100%,35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年轻干部123名。

  继续实行县领导包乡、乡干部包村机制,各级为全县72个脱贫村、27个普通村、4个小区共派驻102支工作队、79名第一书记、228名工作队员。

  285名农村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建档培育乡土人才1036名,村“两委”主干中经济能人占到69%,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逾九成……“岢岚焊工”“岢岚厨师”“岢岚缝纫工”等县域特色劳务品牌逐渐叫响市场。

  以宋家沟、王家岔、吴家庄等特色乡村为引领的乡村旅游,今年已接待游客16.4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1.1亿元。曾经“靠山山穷、靠水水浑”“就医难、上学难、娶亲难”的宋家沟村,一口气摘下“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诸多荣誉。

  乡村振兴新起点上,岢岚阔步共富路。“接班父辈,我的梦想,就是带领乡邻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宋家沟镇贾楼底村党支部书记常文媛说,鼓足干劲,握好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完)

【编辑:王诗尧】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